914病理生理学(二)考试大纲

2018-10-26浏览次数:1831


科目代码

914

科目名称

病理生理学(二)

一、考试内容范围

1.绪论  掌握:病理生理学的任务、内容及特点;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。了解: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。
2.疾病概论  掌握:健康、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;病因及条件(诱因)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;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基本机制;死亡、脑死亡的概念;因果交替规律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;损伤与抗损伤过程的相互关系及对疾病发展的影响。了解:致病因素的分类;判断死亡的标准,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。   
3.水、电解质代谢紊乱  掌握:水、钠代谢紊乱的概念、原因、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;正常人体水、钠、钾等电解质的含量、分布、代谢与调节;脱水的概念、分类;不同类型脱水的主要原因、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;水肿的概念、分类及发病机制;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。了解:水、钠和钾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原则。

4.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 掌握: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pHPaCO2ABSBBBBE AG的意义及正常值;代谢性酸中毒、呼吸性酸中毒、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、原因、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;反映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及其意义;四种单纯性酸碱中毒的调节机制与代偿机制。了解: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原则。
5.缺氧  掌握:缺氧的概念;常用血氧指标;缺氧的分型、发生原因、发病机制和血氧指标的变化特点;缺氧时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、血液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。了解: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6.发热  掌握:发热、过热、内生致热原和热限的概念;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;发热时相与分期;体温正负调节中枢的部位。了解: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;发热激活物和内生致热原的种类;发热中枢介质: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。

7.应激  掌握:应激的概念和病理生理意义;应激时交感-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;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和发病机制;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分类。了解:细胞应激的概念;心理应激的概念及其对机体的影响;应激时机体的反应和代谢功能变化。

8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 掌握: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机制;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与调节;细胞信号转导不同环节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。

9.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 掌握:细胞增殖和凋亡、凋亡小体的概念,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差异;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常见病;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常见病。了解:细胞外信号对细胞周期的调控,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防治病理生理基础;细胞凋亡的信号,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病理生理基础。

10. 缺血—再灌注损伤  掌握:缺血-再灌注损伤的概念、原因与条件;缺血-再灌注损伤导致氧自由基增多、钙超载及白细胞增多的机制;氧自由基增多、钙超载引起缺血-再灌注损伤的机制;缺血-再灌注损伤时心肌代谢和功能的变化。了解:缺血-再灌注损伤时其他脏器的损伤和变化;缺血-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11.休克  掌握:休克、全身炎症免疫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概念;休克发生的常见病因、始动环节及分类;休克发生的微循环机制和细胞分子机制;休克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特点;休克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分型。了解:引起休克的常见病原因和发病学分类方法;休克防治的一般原则。

12.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 掌握:凝血、抗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概念及其功能异常;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、抗凝血、纤溶过程中的作用;弥散性血管内出血(DIC)的概念、病因和发病机制;DIC 的分期分型和功能代谢变化。了解:DIC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;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。

13.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概念、常见病因、诱因和分类;心功能不全时机体代偿调节的方式;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;心功能不全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基础。了解: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14.肺功能不全  掌握:呼吸衰竭的概念、原因和发病机制;呼吸衰竭的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。了解: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15.肝功能不全  掌握: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;肝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;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和发病机制;肝性腹水的发病机制。了解: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16.肾功能不全  掌握: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;急性肾功能衰竭、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概念、发病机制和功能代谢变化。了解: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。

二、试卷结构

试卷总分150

1、名词解释 占20%

2、简答题   占80%


三、参考书目

作者

书名

出版社

出版时间

版次

备注

金惠铭

病理生理学

人民卫生出版社

20145

第八版
















返回原图
/